佛教作為一種宗教,一出現(xiàn)就承載了信徒們深深的精神寄托,人們吃素念經、禮佛拜懺,都是為了祈求佛祖保佑自己,尤其是在遇到挫折的時候,這種愿望更加深切。但其實,無論是不是佛教信徒,佛法對于一個人的意義遠不止祈求保佑與心安。
《壇經》開篇,弘忍大師召集所有的弟子,說:“世人如何解脫生死是很重要的問題,你們整天只知持戒修善追求人天福報,而不知修慧,脫離生死苦海。你們自我本有的佛性如果迷失了,做功德、求福田又哪里能救你們脫離苦海呢?”
只求福田,不懂修慧,這正是很多人對參禪、尋悟的偏離之處,或者說是處在修習佛法的的最淺的層次。
親近佛教,渴望從虔誠地敬香、拜佛、供養(yǎng)中能獲得健康、平安等各種功德利益,這是有所求,求福德智慧、求自我的凈化、求諸事的圓滿。但苦難的世界渺茫無際,就像弘忍大師說的,只知道求福田不知修慧,是沒辦法真正從苦難里出來的。為此,必須時刻進行自我修行。
通過不斷的實修,人可以慢慢地從種種迷惑中掙脫出來,明白這世上所有的錯誤都是人心所現(xiàn)。而要想出來,就必須看破這種幻影?!督饎偨洝吩疲骸叭粢陨娢?,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一味地求“如來”,是不能見到真正的“如來”的?!耙磺斜娚?,悉有佛性”,只要用自己清凈的本心,就能參悟成佛。宋代青原行思禪師曾說,參禪有三重境界: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悟漸深,則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徹悟后,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無論是看山還是看水,根本都在于內心。而這不僅僅是指參禪,更是概括了人的生命過程。學習、事業(yè)、愛情,都是同樣的道理。
王維曾談治學三重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在我看來,王維的治學三境界和青原行思說的參禪三境界有異曲同工之妙。人在經歷了諸多事情,生命的厚度被增加之后,會越來越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越來越明白自己清凈的本心。在達到這一境界之前,修煉之路漫漫。
總而言之,修行如同心靈的跋山涉水,每個人都應該時時省察自己所處的境界,立志,發(fā)愿,精進,解脫。修慧既成,福田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