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閑暇,又翻來曹公的《紅樓夢》來讀,普遍認為,前八十回是曹雪芹親筆所作,后四十回由高鶚續(xù)寫。眾愛紅學之人,大都對后四十回的遺失深感遺憾,但也許正是這瑕疵之美,反而賦予了《紅樓夢》一種難以言喻的神秘與魅力。
成為經典,故事迷人,情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與人物性格的細膩塑造有著很大關系,每一個人物都是活生生的,讀之如親見,思之如深交。不過,要說這里面我最為喜歡的人物,還得是聰慧清秀,細膩執(zhí)著的林黛玉。她有話直言,向來不喜歡兜兜繞繞,但也不乏傷了別人的心,讓人以為她是清高刻薄之人。寄身在賈府,少不了要左右逢源,見機行事。很多人不懂她的人評價“情商低”,而懂她人說“黛玉知世故而不世故”,想必喜歡她的人喜歡她的真性情,討厭她的人亦或是討厭她的真性情,起碼我是如此的。
正所謂“一百個人讀《紅樓夢》會有一百種解讀”,我想這用來形容不同的人對書中角色的看法也是適用的。不單單是書外捧卷閱讀的我們,就算是書內的人物,對黛玉的看法與評價都是有高有低的。原著第四十九回,史湘云和寶玉幾人在蘆雪庵燒鹿肉來吃,林黛玉在一旁忍不住打趣道,“哪里找這一群花子去!罷了,罷了,今日蘆雪庵遭劫,生生被云丫頭作踐了,我為蘆雪庵一大哭!”,而史湘云卻反過來譏笑道,“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風流’,你們都是假清高,最可惡的?!彪m說史湘云和黛玉本就愛斗嘴,但從這話中也多少能夠看出她在這一點上她興許是有些看不慣黛玉的作風的。不過,在賈府里,若說真真打心眼里喜歡黛玉個性的,還真不如喜歡寶釵的多,起碼看來多是端莊賢淑,識大體的。
研讀《紅樓夢》的人,不少說晴雯是林黛玉的影子,愛憎分明、口齒伶俐,或說皆是心直口快之人,不見迎合別人,亦不委曲求全,不乏得罪人了,最終沒落得一個好下場。只是黛玉的性子在晴雯身上或許更為外顯一些。
我亦是認為“知世故而不世故”來形容黛玉是較為貼切的,從她進賈府那一回,就能看出為人處事的道理她都懂,只不過不愿也不屑去扮演一個虛偽的角色,掩飾真實的自己,一直堅守自己的本心。
這也不禁讓我想起陽明先生所說的“致良知”,“致良知”也可謂是陽明心學的至高境界。世人皆有求理之心,而又常將“知”與“行”分開看待,而“知行工夫”卻是“本不可離”的。之所以說“心即理”不過是萬事萬物都在自己心里,所有道理都不必向外求,心即是答案。
每個人都有一個最原始的初心,這也最為純粹,陽明先生常說誠是心的本體,一個人的行為不過是內心想法的外在表露,倘若懂得致良知的功夫,又怎會有“慎獨”一說,心所想之處,即為行之所蹤,有沒有外人,所行所作都是一樣的。
當然,圣人之所以能成圣,就在于致良知的功夫,這也并非一朝一夕能夠悟透的。不過人生在世,倒是可活的豁達一些。
回看書中,林黛玉一生結束時雖有些悲涼,這也和整本書的故事主線不無關系,進而更是添上幾分悲觀色彩。但“質本潔來還潔去”卻又是人性最為堅實的底色,這也說明生理上的消亡并不代表著生命的終結,倒也是一種至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