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會去海底撈嗎?
北京海底撈火鍋令人咋舌的衛(wèi)生問題一經曝光,頓時輿論嘩然,網友們紛紛表示不敢相信,更有甚者說“海底撈都是這樣,其他的恐怕更差”。
對此,海底撈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經調查,媒體披露問題屬實,所有門店將進行整改”,這種知錯就改的態(tài)度一時挽回了不少消費者的心,又是一例成功的危機公關,但是試問,當真的知錯就改的海底撈重新開業(yè),你還會去嗎?
海底撈還會重回餐飲界的偶像地位嗎?
此類事件發(fā)生前后的落差在于一個“信任”,你同他人一樣的猶豫恰巧證明了這一點。信任是張紙,揉了再展開也會有印跡,而背叛是顆釘子,即便拔除,也會留下疤痕。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講到,雙贏有三個品德,分別是誠信、成熟和知足。同樣在古希臘,有一種經典的哲學觀點是,品德第一,感情第二,理性第三,而品德就是指你的可信度。誠信始終擺在了所有教化理論的第一位,可依然有人不斷犯戒。
為什么“匠心”、“初心”出現在越來越多企業(yè)的宣傳當中?因為越來越多的企業(yè)被利益所蒙蔽,打破了一種產出/產能的平衡關系,而首先獲得用戶的信任卻是一切的基礎。哪怕是在傳銷組織中最常用的“殺熟”,不也是同樣利用了“相信就好辦事”這樣令人發(fā)指的手段去傷害那些相信你的人嗎?
產出對于企業(yè)來說是服務,是產品,而產能對于企業(yè)來說,則是可以生產產品的技術,服務用戶的能力,和企業(yè)的自我修養(yǎng)。沒有技術的升級,會嚴重阻礙企業(yè)的發(fā)展速度,沒有服務能力的提升,無法為企業(yè)的市場格局開疆拓土,而企業(yè)沒有過硬的自我修養(yǎng),則會直接決定企業(yè)的生死,即便是千里之堤,也會潰于蟻穴。
知彼解己,請與你的用戶認真“交往”
你真的聽懂你用戶內心的訴求了嗎?而他們又真的了解你們的真實想法嗎?企業(yè)有時應當試著把自己與用戶的關系,當作一次認真的“交往”。移情聆聽他們的內心,再想辦法讓他們了解你,感受到你的真誠,而不是以自傳式回應的方式去完成與用戶溝通。有報告顯示,在95后的擇偶觀中,車、房不再成為首要的標準,三觀一致成為95后擇偶的新的“硬件”,這種擇偶觀變化,也多少映射出了他們的消費。
只有當我們真正做到深入了解彼此的時候,才會打開了通向創(chuàng)造性解決方案的大門,企業(yè)與消費者的分歧也不再是交流和進步的障礙,而是通往協同效應的階梯。
企業(yè)應當加強自我修養(yǎng)
自我提升和完善是一種原則,更是一個在成長和轉變間自我螺旋式上升的過程。當然企業(yè)想要真的實現這種轉變,需要由內而外的真的做到積極主動,能夠堅持以終為始的自我領導,在做任何事之前,認清方向,掌握處境,保持頭腦和目標的清晰。
企業(yè)的體質是財務狀況,心智涉及人力資源的開發(fā)、培養(yǎng)與運用,社會情感指公關與員工待遇,精神則反映出目標宗旨與原則,企業(yè)健全與否系于這四方面的平衡發(fā)展,否則原本有益的助力也有可能成為阻力。
新零售變革的驚濤駭浪,已讓眾多仍不知所措的企業(yè)運營變得如履薄冰。而沒有認識到在“人、貨、場”三要素中,“人”這一要素的重要性的企業(yè),肆意揮霍消費者信任的后果,簡直不堪設想。
你與你的用戶是什么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