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心中的理想世界正如《禮記》中表達的那樣,是一種大同的理想社會。
如何達到這種理想世界,陽明先生的學說給有了很好的指引。喚醒民眾的良知,即是王陽明的行道,即實現(xiàn)理想世界的一個途徑。
王陽明心中的理想世界是一個充滿的秩序和人倫的大同社會,而他生存的年代卻是一個受商業(yè)化浪潮沖擊的無序社會,正如我們所處的年代一樣,也就是一個“功利社會”,人與人之間“相矜以知,相軋以勢,相爭以利,相高以技能,相取以聲譽”,造成這種社會的根源是“良知之學不明,天下之人用其私智以相比軋”,也就是眾人之良知為私欲所蔽,不管是舍本逐末、驕奢淫逸,都是他們在追逐著人欲,天下無道即天下人的良知為私欲所蔽,要使天下無道變?yōu)樘煜掠械酪龅木褪亲屓藗兲蕹接匦掳l(fā)現(xiàn)自己固有的良知,亦即“致良知”,如陽明先生自己所說“今誠得豪杰同志之士扶持匡翼,共明良知之學於天下,使天下之人皆知自致其良知,以相安相養(yǎng),去其自私自利之弊,一洗諂妒勝忿之習,以濟于大同”。
所以,相信良知,也堅信惟有“致良知”方能拯救世人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