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幾乎我們每個人都是伴隨著父母的嘮叨過來的,這樣做不對,那樣做不行,這似乎也是我們成長煩惱中的很大一部分。不過在成年之后回想起那段時光,印象里除了武斷的禁令外,好象也有好多正面的榜樣,那就是認(rèn)識或不認(rèn)識的那些別人家的孩子。從父母那里聽到最多的版本也幾乎出奇的一致,人家別人家的孩子學(xué)習(xí)如何用功,成績?nèi)绾瓮怀?,考試如何一考中弟。最后的結(jié)束語大多就是,看看人家,再看看你,BalaBala。因而在很多人的潛意識里,讀書這件事并不只是自己個人的事,而成了事關(guān)門庭榮辱的大事。
在考學(xué)工作之后,很多人依然保留著讀書的習(xí)慣,但也有更多人將注意力放在了其他方面,讀書自然也成了有一搭無一搭的事,而且在書目的選擇上也相對比較隨意,除了工作所需的一些書籍之外,輕松和娛樂成了主要的選書方向。
將讀書作為企業(yè)員工每日必行之事幾乎聞所未聞,而我們現(xiàn)在正做著這樣一件事其他人看不懂,甚至有員工不太理解的事。為什么要讀書?讀什么樣的書?要讀到什么程度?就個人近來讀書中的體會和理解談幾句。
為什么要讀書?
對于這個問題,其實改作“我為什么要讀書”更合適一些,因為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只要與“我”無關(guān),什么都可以,但一旦主角變?yōu)樽约?,那難度和阻力就大了。其實從小到大,我們印象里讀書的好處可以裝滿一籮筐。但如果談到要“我”來讀書,多數(shù)人就會有這樣那樣的理由來推脫,“工作忙,沒時間”,“興趣廣、生活累,沒有空”。我的體會是,習(xí)慣需要培養(yǎng),放下那些看起來讓人忙的事,做一件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比總是在重復(fù)重要且緊急的事意義更大。
讀什么樣的書?
書的種類千千萬,我們每個人的時間有限,選什么樣的書的確是個很大的問題。公司推薦的十本書也是身邊的人讀過認(rèn)為有用的書,不妨讀下去。但這些書只是一個引導(dǎo),每個人可以有更多的選擇,但前提是先讀過這十本書,在工作中能更多站在一個都能理解的探討語境之中。
要讀到什么程度?
讀書的目的在于知道、識察。所謂不識不知,不多看、多讀,就會少有想法和見識,而作為人們認(rèn)知世界重要途徑的媒體,其自身還起著信息選擇和過濾作用,傳遞好的、有見地的內(nèi)容,濾去虛的、負(fù)能量的東西。然而我們自身受于限眼界和蒙蔽,顯然是無法擔(dān)當(dāng)媒體如此職責(zé)的。如果要問書要讀到什么程度,就是讀到“知善惡,懂好壞”??炊@幾個字容易,但真正做到這幾個字,絕非易事。所謂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無過可改,即一日無步可進(jìn);天下聰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業(yè)不加廣者,只為因循二字,耽擱一生。
探知真理,哪里會有終結(jié)的那一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