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文化圈發(fā)生兩件大事:文化部開通官方微博;硅谷動力企業(yè)文化建設活動之一,代號“紅十月”的讀書宣傳月活動正式啟動。
企業(yè)文化是一種文化,但究竟什么是文化,我在《只有大眾,沒有文化》這本書中,似乎得到一點啟示。
在怡和陽光大廈盛開一朵文化奇葩
奇葩——花之美麗者,聽出夸人就是文化,聽出罵人就是沒文化。
硅谷動力《員工手冊》列出十本書,《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基業(yè)長青》,《從優(yōu)秀到卓越》,《定位》,《當下的力量》,《新世界:靈性的覺醒》,《宇宙的琴弦》,《大學?中庸》,《六祖壇經》,《傳習錄》,堪稱古今中外之奇葩。
我對讀書的認識來自第一任正式老板,他說:“讀書是最賺的買賣,你只用幾十塊便買到著作者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經驗?!边@么簡單的道理,有人卻不明白,最后花更多的時間和金錢去得到這些經驗。
《只有大眾~》是王小峰歷年的文化人訪談錄,對象是音樂人,作家,收藏家,導演,相聲演員,社會活動家,等等。雖然它在精神高度與上述十本相差甚遠,卻在厚度上略勝一籌,拿在手上沉甸甸的,給人一種當代文化少有的厚重感。
一個人的思想叫思考,一群人的思想叫文化。王的《只有大眾~》用具體的一個人的思想,去描繪一個時代一群人的思想,一種文化現(xiàn)象??梢?,文化當舉一反三。讀書,學習,舉一反三,就是文化;讀硅谷動力《員工手冊》推薦的十本書,學習,舉一反三,形成硅谷動力的企業(yè)文化。
從《只有大眾~》中我還領會到,文化影響操行。比如,在搖滾和民謠盛行的年代,大家為理想踐行毫無私欲;進入流行音樂統(tǒng)治時期,全國人民一條心,一心向著房地產;小眾音樂在夾縫中存在,比如竇唯后期的電子樂,受眾多奔仁波切。
在企業(yè)內部,依靠規(guī)章的幫助,文化影響操行的效果被放大。前不久,同學們讀過《高效能人士~》。積極主動、以終為始、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彼知己、統(tǒng)合綜效、不斷更新,它們是職場行為規(guī)范,經過我們消化吸收,轉化為職場生存技能,更成為企業(yè)成長引擎的增壓器。
這一階段讀《基業(yè)長青》,后面還有《從優(yōu)秀到卓越》,《定位》,《當下的力量》,《新世界:靈性的覺醒》,《宇宙的琴弦》,《大學?中庸》,《六祖壇經》,《傳習錄》,單從書名即可得知,它們遵循某種邏輯。
這個邏輯,正是我們待哺的文化。提企業(yè)文化建設,必看華為和阿里巴巴,華為的企業(yè)文化中有“狼性”,阿里巴巴的企業(yè)文化中有武俠。硅谷動力呢?相信所有人可由這十本書得道升天。我有信心,硅谷動力企業(yè)文化將成為北京二商旗下物業(yè),怡和陽光大廈盛開的一朵文化奇葩。
人的青春是短暫的,但基業(yè)長青
在《高效能人士~》之前,我走馬觀花地翻了一遍《基業(yè)長青》,那些高瞻遠矚公司的實例,正在主宰今天的世界。更為可貴的是,這些公司還具有強烈的危機意識,旁觀者也在為它們擔憂,見諸報端的常常是,大象瘸了,惠普之道的盡頭,諸如此類。
另一件事也值得思考。最近朋友圈熱評百度停止社招,我轉發(fā)某道師的文章,并引用其中的一句:“早期我認識百度員工的時候,大家討論的是怎么做業(yè)務使得公司更上一個臺階,后來發(fā)展壯大后我認識的很多百度員工討論的話題就是在哪買房子,哪款車子更好看這樣的話題?!边@條信息引來一些評論,包括百度老員工,如下:
“我們出來打工不就為了錢嗎?!”
“早期的投入不就為了后期的房子車子么……”
我感嘆,后面這兩種情形應該非常普遍:同事之間——目標不同,相聚全靠緣分;員工與公司之間——我的青春,你的錢。
賺錢也是一種文化,人們日思夜想,風雨兼程,無不在延續(xù)這種文化。但是,《基業(yè)長青》告訴我們,一個膽大包天的目標才是高瞻遠矚公司成功的關鍵。實現(xiàn)膽大包天的目標,確實需要賺很多錢,但賺錢只是成功的必要不充分條件。很多人只盯著賺錢,錯把手段當目標。
當然,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不同。無論是買大房子生兩孩,還是為中國夢奮斗,對個體的人而言,都是光榮且艱巨的任務,甚至連過程都是一樣的。
但企業(yè)卻需要一種文化,去影響員工操行,去實現(xiàn)共同的、更高的目標。硅谷動力要成為宇宙正能量中心,需要那十本書的精神指導,需要從中提煉出自己的文化。
人的青春是短暫的,但基業(yè)長青。
“奇葩”文化與文化奇葩
文化在演進,文化呈多樣化,正如“奇葩”被人演繹出貶義一樣,如何取舍關乎本心。
但本心向善卻無識別能力,也是一種悲哀。比如,我在學校一直被老師評價為“沒上進心”,幾番深思,我認為還賴家庭。提到毛澤東同志,家母有且只有一句評價:“毛主席喜歡窮人?!?在那種信仰根正苗紅的“奇葩”文化背景下,我們全家都在為“光榮”而努力;而真正領悟毛之精髓者,比如馬云,卻創(chuàng)立了一個互聯(lián)網帝國。
所以,有識者學毛成霸業(yè),無識者擁毛享貧困。辨識能力很重要,擁躉“奇葩”文化還是文化奇葩,將得到截然不同的結果。
在前不久難得一見的編輯大會上,我表達過自己的擔心:為什么編輯部的同學們沒有表現(xiàn)出絲毫的欲望?為什么沒有爭取一件事,把一件事做到極致的欲望? 大家是否正確理解公司的文化?
不遠的將來,硅谷動力培育的這一朵文化奇葩會影響著這里的每一個人。我希望自己能從中找到目標,建立信心,學到方法。關鍵是,青春已逝,別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