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奇平
【eNet硅谷動力專稿】英特爾發(fā)布了迅馳(“Centrino”)。
與奔騰不同,迅馳不再單指CPU。以“迅馳”品牌命名的新移動計算平臺,包括了之前開發(fā)代號為Banias的CPU、相關的Calexico芯片組和802•11(Wi—Fi)無線聯網功能。
這意味著什么?分析家們關于這件事,從形而下的角度已經說了很多,概括起來,無非是,英特爾將進行戰(zhàn)略轉移,從臺式機的CPU速度戰(zhàn)略,轉向更多面向筆記本電腦和無線互聯技術應用。事情看來是這樣,我沒有更多的補充。
但我想,身在其中,包括當事人在內,也許并不能真的說清當下的所以然。跳出廬山看這件事,說不定能發(fā)現點什么。我愿意替大家冒這個險,假設站在五年后人們的立場上看這件事。說錯了,大家可以隨便笑話我。
我的大膽假設是,迅馳代表的轉向,可能意味著摩爾定律的升級:從表現速度與成本之比的摩爾定律1.0版,變?yōu)楸憩F自由度與成本之比的摩爾定律2.0版。也就是說,不是處理器速度每18個月翻一番,成本降低一半;而是人的技術空間自由度每18個月翻一番,成本降低一半。
人的技術空間自由度,是指因技術進步,每個人信息空間的擴展半徑,即人們在線或在計算狀態(tài)的活動半徑。比如,原來人們的活動半徑,是電源線或網線長度決定的2米,采用無線局域網技術,活動半徑可以成倍擴大;采用無線廣域網技術和和更好的電池技術,又可成倍擴大。推而廣之,自由度指的自由,當然也包括時間上的自由,場合上的自由等等。自由度,這是信息空間價值觀――或者說,以網絡空間為中心的空間觀――的核心價值所在。
迅馳發(fā)布,可能與許多人沒有直接關系;但這一規(guī)律,如果證明對IT業(yè)普遍適用,將與每個人的事業(yè)都有關。
我們可以把這個話題引申開去。
我有一個信念。技術的每一次革命,都包含啟蒙基因的一次進化。我們對信息革命的意義的認識,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輪一輪深化的。迅馳這類核心關鍵技術的躍進,是我們認識深化的一個學習良機。
電腦網絡技術演進有一個特點,總是“農村包圍城市”?!稗r村”是指應用,“城市”是指系統。每次變革,都是周邊設備先變,成熟后,沿著板卡-主板固化-芯片組-CPU這個順序,一步一步進入到系統級核心。一個技術不成熟時,一定是先做成板卡或外設,附加在系統主干上;當它最后集成進CPU時,意味著這項技術已從應用級變革,被主流接受為系統級變革。聲卡是這樣,顯卡是這樣,網卡也是這樣。
如果把應用比作哲學中的形而下,或現象;把系統比作哲學中的形而上,或本質(甚至本體)。人們技術實踐的升級,必然伴隨或導致人們認識的飛躍。今天,無線局域網技術有幸集成到技術最核心的位置,首先應被理解為是人類對網絡計算本質認識的又一深化。
為什么這么說?想當年,與蘋果公司雙CPU相比,單CPU的英特爾的在悟道上,是個“先天不足”的公司。悟道還不如后來成為詩人的小姑娘范學宜(見《讀者》上發(fā)表的拙文《無需遠行,無需久等》)表現在,蘋果公司的是雙CPU,一個管科學計算,另一個專管多媒體形象思維。也就是說,他們的信息哲學觀中,認為人的體驗,與計算速度一樣重要,是兩個并列的“道”。而英特爾的CPU沒有多媒體功能,只有“抽象思維”功能。顯然,它的潛意識里覺得多媒體只是外圍的、枝節(jié)上的事。英特爾(及摩爾定律)把計算的本質,僅僅歸結為速度。也就是說,這個公司把信息革命,只理解到時間這個層次上,而缺了空間意識和人性意識這兩個重要維度。后來,英特爾意識到這一點,終于通過MMX,把多媒體功能集成到了CPU一級。今天,英特爾反超了蘋果,從一個中心(計算速度為中心的時間觀),到兩個中心(計算速度為中心的時間觀+多媒體體驗為中心的人性觀),再發(fā)展到眼下的三個中心(計算速度為中心的時間觀+網絡空間為中心的空間觀+多媒體體驗為中心的人性觀)。迅馳,標志著英特爾悟道更上了一層樓,更接近了在技術的根部把握信息革命的時空之道。作為看客,如果我們不滿足于鼓掌角色,最好是在時空之道上,向英特爾這樣的高手,學點東西。這是今天這件“小事”最大的意義所在。
當然,我們五年后看今天的英特爾公司,會發(fā)現它也有它的歷史局限性。它雖然對道悟得全面了,但在悟的深度上,仍有提高余地。突出表現在,信息革命的獨特處,不在于摩爾定律指出的提高效率(無論是時間效率還是空間效率)與成本之比本身(工業(yè)技術同樣可以提高效率與成本之比,所以二者在本質上區(qū)別不開),而在于改變效率與成本之比的變化率,或者說它們之間的微分切線斜率的方向。這是更深意義上的理性價值與自由價值之間的差別,是速度與自由度的根本差別。這一點,很可惜摩爾定律1.0版沒有總結出來。摩爾定律2.0版也不可能去總結它不一定認識到的東西。后人在損失個幾百億美元后,自會悟到,真正的摩爾定律2.0版,將修改成:人的技術自由度越是每18個月翻一番,成本就越趨向降低一半。
最后感謝英特爾,它是啟蒙運動的老師。因為正是它的一次次技術革命實踐,為啟蒙思想提供了先進生產力的實踐基礎,幫助人們解放了思想。隨著技術本身的突破和創(chuàng)新,從具體應用層逐步發(fā)展到體系核心層,人們的思想體系也在從舊保護帶開始出現變化,最后引致體系核心層的變革。最終,技術進步會改變我們對于時間和空間的根本性的認識,從牛頓時空生存,轉變?yōu)樾畔r空生存;改變我們對自我的認識,從依賴異化的理性轉變?yōu)橐揽糠祷厝吮旧淼捏w驗。
我敢打賭,后人記得住的,將是作為當代哥白尼、伽里略和布魯諾的英特爾們;記不住的,將是這兩天引起轟動和熱鬧但實際上微不足道的“天文學”本身,如迅馳。
附《無需遠行,無需久等》大意
一位跳芭蕾舞出身的女孩子,叫范學宜,一天愁眉苦臉地打電話求援說,她為國家第一電視臺作詞作曲的一首歌,遭到了編導們的口誅筆伐。編導們給她的任務,是用一首主題曲描給出互聯網的特征。她起的歌名叫《無需遠行,無需久等》,正是這個標題,受到了一致的批判。為此,她向我求助。
我看了傳真,回電話說,你寫得不錯,尤其是標題,簡直是杰作。你那些編導一定沒上過網。我告訴她,按照哲學巨人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本體下兩個最基本的范疇(相當于“道”派生的“陰陽”)是空間和時間?!盁o需遠行”說的是空間,“無需久等”說的是時間?;ヂ摼W消除了空間的距離,正好是無需遠行;互聯網消除了時間的距離,正好是無需久等。你一個標題,把互聯網總結到文明的最深層次,更妙的是不著術語,盡得風流。你膽敢說你寫的不是杰作,我跟你急!
她聽后大受鼓舞,拿著我發(fā)給她的文字,回去與編導們據理力爭,終獲大勝。不過,她同時又小心翼翼地問了一個問題。她說:“你給我的回復中提到‘網景的《航海者》和微軟的《探險者》’是什么,是兩本書嗎?”
我的眼鏡當時就差點掉下來,笑破了肚皮。
(原載《南方周末》專欄,后轉載于《讀者》)